[潘家铮] 大家都来关心科幻事业

大家都来关心科幻事业
1995 第11期 - 特稿
潘家铮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院长 潘家铮

宋健同志说得好:“一个国家科幻小说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她的科技水平。”宋健同志还惋叹:“近年来科幻文坛显得寂寥,中国无科幻。”并号召能有更多的人写出更好的高级科普科幻作品来。确实,在市场意识和经济效益的强大潮流冲击下,正规的科技出版界都在为生存而苦苦挣扎,似乎并非“当务之急”的科普科幻事业更被打入冷宫。我国本来就不算壮大的一支老科幻创作队伍改行的改行,患病的患病,流失散落,几乎溃不成军。这种情况不能不引起广大人士的忧虑和呼吁。

然而也并非全无生机。许多有心人也欣喜地看到:在中国西南一隅就有这么几位志士仁人,创办并坚持了一份称为《科幻世界》的刊物。他们历尽了千辛万苦,坚持奋斗了16年,逐渐站稳脚跟,拓展前途,精益求精,愈办愈好。使这份中国唯一的科幻刊物赢得了无数青少年读者的心,在国际上也崭露头角。在这个园地中,我们还看到大量青年作家有的甚至还是孩子们也脱颖而出,写出了动人心魄的科幻佳作。这正是我国科幻事业的希望和未来。面对着一厚叠凝着编者和作者心血的精美刊物,想象他们遇到的困难和艰苦奋斗的历史,我不禁潸然泪下。我要为我们的下一代向他们致敬,并且说一句:“同志们,你们为中国,特别是为中国的青少年们做了一件最有意义的事,历史将感谢你们!”

使我感到寒心的是:在今年第7期卷首刊出了一篇短短的编者呼声,知道这硕果仅存的一本科幻期刊又受到“涨价怪兽”的严重威胁。出路只有一条:大家都来关心和支持《科幻世界》。为此,我以一名普通的中国科技人员、一名科幻写作战线上的散兵游勇和一名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老人的名义向社会各界人士发出呼吁:大家都来为《科幻世界》出一份力!

我呼吁有关的领导部门能关心一下科普科幻工作,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办些实事好事,管一管纸价,取缔那些黄色、黑色和宣扬封建迷信伪科学的出版物,法办那些不法分子,罚他个倾家荡产永不翻身。

我呼吁几千万中小学生的家长们支持《科幻世界》,在你们将一部砖头似的“考试指南”、“复习大纲”……塞进孩子的书包时,也放入一本《科幻世界》。在你们将形形色色的“补脑精”、“强身液”……灌进孩子的喉咙中时,也输给他们一点精神补汁。

我呼吁几千万中小学生投身到科幻园地中来,人人读科幻、写科幻、爱科幻。特别希望那些沉缅于游戏机,卡拉OK、港台的言情小说或武侠小说中的孩子们,以及那些热衷于追星、发烧的孩子们清醒一下,改弦更辙,沉缅科幻吧,追科幻吧,为科幻发烧吧。

我呼吁全国的出版、宣传、影视部门来支持科幻创作。现在出版的小说期刊真是浩如烟海,电视剧动辄几十集、上百集。能否为科幻留出点小小的空间呢?让人们在饱览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之余也能呼吸到一些清新的空气。摄入一些有益的养料。

我呼吁科学家们和文学家们支持科幻事业,依凭你们渊博的科学知识和生花妙笔,写出能引人入胜的高层次的科幻作品,让孩子们读后能扩展胸襟、增加知识、识别善恶、热爱科学。

我呼吁经济界的大亨巨擘、歌星舞后、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捐献极小部分资金,为中国的科幻事业创办个基金会,向全国清贫的学生们送去一份《科幻世界》,表达你们的一颗爱心。

大家都来支持科幻事业和《科幻世界》吧,中国有几千万中小学生,加上爱读科幻的成人,读者面应该上亿,为什么不能使《科幻世界》成为拥有百万订户的大刊,彻底克服为生存而挣扎的局面呢?

前途是光明的。中国的科幻事业和中国的科技发展一样,一定会克服暂时的困难,走向大腾飞的一天,但是这需要全国各界的大力支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完成这一壮举而努力吧!